梦成之
元稹〔唐代〕
烛暗船风独梦惊,梦君频问向南行。
觉来不语到明坐,一夜洞庭湖水声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蜡烛黯淡,船在风中摇晃,我被独自惊起的梦扰醒,梦中你频频问我向南而行的情形。
醒来后直到天明都默默枯坐,只听见一夜里洞庭湖水涌动的声音。
注释
频问:多次发问。
简析
此诗以 “烛暗船风” 勾勒孤舟夜泊的凄迷氛围,“独梦惊” 点明旅人孤寂心境。梦中君频问南行,以虚写寄托相思;醒后不语到明,借 “一夜洞庭湖水声” 的实景烘托愁绪,将羁旅漂泊的寂寥、对故人的思念,融入明暗交织的画面与动静相衬的声响中,以白描手法收摄相思之深与孤寂之重,余韵如水声绵延。
元稹
元稹(779-831),字微之、威明。河南洛阳人,出生于东都洛阳(一说长安万年县)。中国唐朝中期大臣、文学家、小说家,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九世孙。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“新乐府”。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“元白”。 699篇诗文 186条名句
观刈麦
白居易〔唐代〕
田家少闲月,五月人倍忙。
夜来南风起,小麦覆陇黄。
妇姑荷箪食,童稚携壶浆。
相随饷田去,丁壮在南冈。
足蒸暑土气,背灼炎天光。
力尽不知热,但惜夏日长。
复有贫妇人,抱子在其旁。
右手秉遗穗,左臂悬敝筐。
听其相顾言,闻者为悲伤。
家田输税尽,拾此充饥肠。
今我何功德?曾不事农桑。
吏禄三百石,岁晏有余粮。
念此私自愧,尽日不能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