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游三首·其一
徐铉〔宋代〕
魂梦悠扬不奈何,夜来还在故风家。
香濛蜡烛时时暗,户映屏风故故斜。
檀的慢调银字管,云鬟低缀折枝花。
天明又作风间别,洞口春深道路赊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魂梦悠扬,不由自主,直至夜来,还在故人之家。
烛光欲明还暗,飘移不定,照射于屏风而投在户上的影子也常常摇曳不定。
她随意的调弄着银字管,檀的为饰,高耸的云鬟上低坠着饰花。
佳期难得,但是临近天明,又不得不别。从今后山重重水重重,天上人间。
注释
故人家:指旧时所恋之人家。
故故:屡屡,常常。
檀的:古代妇女用红色点于面部的装饰。
慢调:指随意调弄。
银字管:有银字作饰的管乐器,古代笙笛类管乐器上常用银字作饰,以表音色的高低。
折枝花:是指插于云鬟之上的饰花。
赏析
此诗首联点题。“魂梦悠扬”,向读者显示:下文“还在故人家”云云,皆为梦游,并非实事。悠扬,指飘忽无定。“奈何”,处置、对付的意思。李商隐《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》诗云:“悠扬归梦惟灯见,濩落生涯独酒知”,大致与此联境界相似。整句是说:魂梦悠扬,不由自主,直至夜来,还在故人之家。“故人家”,即指旧时所恋之人家。元稹《酬乐天见忆兼伤仲远》诗云:“瘴畏新病骨,梦到故人家。”也写因思念而魂驰故人之家。
颔联写相会时的情景。“香蒙”对“户映”;“蜡烛”对“屏风”;“时时暗”对“故故斜”,对仗十分工整。上联已点出夜晚,这里“蜡烛”之语承上文而来,很是自然。而用了“香蒙”、“时
简析
《梦游三首·其一》是一首七言律诗。诗的首联点题,说魂梦悠扬,直至夜来还在故人之家;颔联写相会时的情景;颈联转到“故人”,从这一联中可知,梦中的“故人”,乃是一位女子;尾联写惜别,透露出无限惜别情意。这首艳体诗当艳而不俗、丽而不佻,情深而文明。
徐铉
徐铉(916年—991年)南唐,北宋初年文学家、书法家。字鼎臣,广陵(今江苏扬州)人。历官五代吴校书郎、南唐知制诰、翰林学士、吏部尚书,后随李煜归宋,官至散骑常侍,世称徐骑省。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。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《说文解字》。工于书,好李斯小篆。与弟徐锴有文名,号称“二徐”;又与韩熙载齐名,江东谓之“韩徐”。 457篇诗文 23条名句
登飞来峰
王安石〔宋代〕
飞来山上千寻塔,闻说鸡鸣见日升。(飞来山 一作:飞来峰)
不畏浮云遮望眼,自缘身在最高层。
满江红·暮春
辛弃疾〔宋代〕
家住江南,又过了、清明寒食。花径里、一番风雨,一番狼籍。红粉暗随流水去,园林渐觉清阴密。算年年、落尽刺桐花,寒无力。
庭院静,空相忆。无说处,闲愁极。怕流莺乳燕,得知消息。尺素如今何处也,彩云依旧无踪迹。谩教人、羞去上层楼,平芜碧。
送子由使契丹
苏轼〔宋代〕
云海相望寄此身,那因远适更沾巾。
不辞驿骑凌风雪,要使天骄识凤麟。
沙漠回看清禁月,湖山应梦武林春。
单于若问君家世,莫道中朝第一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