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董阏于法无赦

《韩非子》〔先秦〕

  董阏于为上地守,行石邑山中,见涧深峭如墙,因问左右曰:“人尝有入此者乎?”对曰:“无有。”曰:“婴儿、痴聋、狂悖之人,尝有入此者乎?”对曰:“无有。”“牛马犬彘尝有入此者乎?”对曰:“无有。”董阏于喟然太息曰:“吾能治矣!使吾法之无赦,犹人涧之必死也,人则莫之犯也,何为不治!”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  董阏于担任上地的太守,有次他在石岩山中行走时,看见山沟极深,山崖陡得如同墙壁,于是问深涧附近居住的人:“有没有人曾经掉入山谷?”回答说:“没有。”又问:“婴儿、痴呆聋人、发疯的人,有没有曾经掉入山谷?”回答说:“没有。”又问:“牛马狗猪有没有曾经掉入山谷?”回答说:“没有。”董阏于感慨地长长叹了口气说:“我能治理这个地方了,让我制定的法令没有可以赦免的情况,就如同人们掉进山沟里必死无疑一样,那么就没有人敢触犯它,有什么不能治理的呢!”

注释
上地:上党的别名,在今山西境内。当时韩、赵、魏三家各有上地的一部分。
守:郡的长官。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简析

  董阏于担任上地太守时,在巡视石邑山的过程中,观察到山涧极深且山崖陡峭。他询问身边的人,是否有人、婴儿、痴聋者、精神错乱者以及牛马狗猪等曾掉入此山涧,得到的回答都是没有。董阏于由此受到启发,感慨地说,如果他能制定法律并确保没有赦免的情况,就像人们掉进山涧必死无疑一样,那么就没有人敢触犯法律,治理地方就会变得容易。董阏于通过山涧的险峻比喻法律的严厉,强调了法律的威慑力。只有当法律具有足够的威慑力,让人们知道触犯法律的严重后果,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。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蓼莪

诗经·小雅·谷风之什〔先秦〕

蓼蓼者莪,匪莪伊蒿。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。

蓼蓼者莪,匪莪伊蔚。哀哀父母,生我劳瘁。

瓶之罄矣,维罍之耻。鲜民之生,不如死之久矣。无父何怙?无母何恃?出则衔恤,入则靡至。

父兮生我,母兮鞠我。拊我畜我,长我育我,顾我复我,出入腹我。欲报之德。昊天罔极!

南山烈烈,飘风发发。民莫不穀,我独何害!

南山律律,飘风弗弗。民莫不穀,我独不卒!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涓蜀梁疑鬼

荀子 荀子〔先秦〕

  夏首之南有人焉,曰涓蜀梁。其为人也,愚而善畏。明月而霄行,俯见其影,以为伏鬼也;仰视其发,以为立魅也;背而走,比至其家,失气而死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穿井得一人

吕不韦 吕不韦〔先秦〕

  宋之丁氏,家无井,而出溉汲,常一人居外。及其家穿井,告人曰:“吾穿井得一人。”有闻而传之者曰:“丁氏穿井得一人。”国人道之,闻之于宋君。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,丁氏对曰:“得一人之使,非得一人于井中也。”求闻之若此,不若无闻也。(之于 一作:诸)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